大家好,我是英緹的技術長 Dr. Barry Behr。歡迎來到「胚胎實驗室 101」課堂,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——囊胚的評分及分級方式。
在試管嬰兒(IVF)療程中,很多人會聽到醫師提到「囊胚分級」或「胚胎品質」。但這些等級到底是怎麼來的?會不會分數高就一定能懷孕?這篇文章就是要幫你搞懂!
目前最常用的評分方式,是由一位叫 David Gardner 的胚胎學家所提出的「Gardner 分級系統」。這個系統主要是觀察三件事:
1️⃣ 胚胎長到哪個階段了?
2️⃣ 裡面變成寶寶的細胞夠不夠好?(叫做內細胞團 ICM)
3️⃣ 外圍幫助著床的細胞健不健康?(叫做滋養層 TE)
醫師與胚胎師會根據這些來給囊胚一個等級,幫助大家挑選出最有機會著床、發展的胚胎。除了 Gardner 系統,像是美國的 ASRM、歐洲的 ESHRE,以及亞太地區的 ASPIRE 也有提出自己的建議方式,但大致上都是以 Gardner 為基礎去調整。
雖然囊胚分級不是「保證能懷孕」的成績單,但它確實提供了很重要的參考方向。了解囊胚評分,也能讓你在療程中更安心、更有信心。
以下是一個整理清晰的比較表,涵蓋 Gardner、ASRM、ESHRE 與 ASPIRE 四大系統/組織在胚胎評估上的重點比較 ,幫助你快速掌握各自的定位與實務應用:
項目 | Gardner 分級系統 | ASRM (美國生殖醫學會) | ESHRE (歐洲人類生殖學會) | ASPIRE (亞太生殖協會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評估對象 | 囊胚期胚胎(Day 5/6) | 卵裂期與囊胚期皆涵蓋 | 卵裂期與囊胚期皆涵蓋 | 無特定系統,依臨床習慣建議 |
是否有明確評分標準 | ✅ 有完整數字+字母評級 | ⚠️ 原則性建議,不強制標準化 | ✅ 提倡標準術語與分類系統 | ❌ 無自有評級系統 |
主要依據或原則 | 根據胚囊擴張程度、內細胞團與滋養層型態 | 強調形態學結合臨床經驗 | 標準術語使用、國際一致性 | 強調臨床實用性與區域適應性 |
是否鼓勵 Day 5 培養 | ✅ 明確針對囊胚 | ✅ 鼓勵延長培養到囊胚期 | ✅ 鼓勵囊胚階段評估 | ✅ 建議 Day 5/6 植入 |
是否提倡 SET 單胚胎植入 | ⚠️ 無明確立場 | ✅ 依年齡與預測結果建議 | ✅ 強烈建議 SET 優先 | ✅ 以降低多胎風險為前提建議 |
是否支援輔助技術 | ⚠️ 本身不含 PGT/AI 建議 | ✅ 建議結合 PGT、影像判讀 | ✅ 支援 AI/PGT 技術評估 | ✅ 鼓勵 time-lapse、非侵入篩檢等 |
適用範圍 / 地區 | 全球普遍使用 | 北美、美國為主 | 歐洲及國際合作機構 | 亞洲、亞太區 |
Gardner 評分系統 是目前全球最常用的囊胚(blastocyst)品質評估標準之一,它根據三個面向來評估胚胎的發育與潛力:
評分類別 | 等級 | 描述 |
---|---|---|
囊胚擴張階段 | 1 | 初期囊胚 – 囊腔剛開始形成 |
2 | 囊胚 – 囊腔明顯形成 | |
3 | 完全囊胚 – 囊腔充滿整個胚胎 | |
4 | 擴張囊胚 – 囊腔變大、透明帶變薄 | |
5 | 孵化中囊胚 – 正在從透明帶中孵化出來 | |
6 | 已孵化囊胚 – 已完全從透明帶中孵出 | |
內細胞團(ICM)評分 – 將發育成胎兒 | A | 細胞數量多、排列緊密(理想) |
B | 細胞數量中等、排列較鬆散 | |
C | 細胞數量少、排列不規則(預後較差) | |
滋養層細胞(TE)評分 – 將發育成胎盤 | A | 細胞數量多、排列緊密成層(理想) |
B | 細胞數量中等、排列較鬆散 | |
C | 細胞數量少、細胞大、排列不規則(預後較差) |
🔸 完整評分範例與解讀
評分 | 解釋 |
---|---|
4AA | 擴張囊胚,ICM 與 TE 都極佳 → 非常高品質 |
5AB | 孵化中囊胚,ICM 極佳、TE 良好 → 優質 |
3BC | 完全囊胚,ICM 中等、TE 較差 → 預後較差 |
是的,除了廣泛使用的 Gardner 囊胚評分系統 外,美國生殖醫學會(ASRM)和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(ESHRE)也有各自的評估建議,雖然它們 沒有特定一套像 Gardner 那樣數字與字母組合的標準化系統,但它們提供的是 指導原則與分類框架,目的是提升評估一致性與臨床決策品質。
ASRM 通常根據胚胎發育天數來建議不同的評估方法:
1.Day 3(第3天,卵裂期)
2. Day 5–6(囊胚期)
ESHRE 則偏向建立 標準化詞彙與流程指引,強調評估一致性與教育培訓:
1. 強調定性描述 + 分類
2. 鼓勵使用分類詞彙
3. 引導趨勢:
ASPIRE (亞太生殖協會) 也有針對胚胎評估與植入相關的指導建議,但它不像 Gardner、ASRM 或 ESHRE 有明確且具體的胚胎評分標準。它更像是針對亞洲地區生殖實務提供 臨床建議與政策倡議,同時多建議使用 Gardner 系統搭配當地臨床需求進行調整。
如果想更了解胚胎的發育過程及Day 3胚胎的品質評估方式,可以到我們的衛教區研讀胚胎怎麼發育?分為哪些等級?深入了解試管嬰兒療程中的胚胎大小事。